今年以来,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,首钢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集团“两会”精神,积极践行“一引领两融合”,坚持“八个注重”经营方针,统筹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以突围的姿态、改革的举措、创新的办法,反复冲锋、攻坚克难,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等指标完成预算目标任务,集团上半年实现了“双过半”,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、打赢“十四五”收官战奠定坚实基础。
着力增强经营韧性,钢铁主业比较竞争优势持续增强。钢铁板块管理平台各单位积极践行“一引领两融合”,不断在深化对标提升、优化产品结构、强化生产组织、内部高效协同上下功夫,狠抓经营韧性提升,进一步提高比较竞争优势,取得明显成效,为稳定集团经营生产大盘作出贡献。今年上半年,首钢股份安全稳定高效顺行,生铁、炼钢、热轧、酸洗等工序效率均超挑战目标,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。首钢股份克服市场下行等不利影响,持续强化对标找差,着重抓好四个方面工作,生产极致效率实现新突破。在抓产线效率提升方面,强化“3+3”生产组织,保证铁钢平衡,提高铁钢间衔接韧性,提升直装率和日作业率等;在强化界面极致效率方面,铁钢界面抓铁水温降,钢轧界面抓热装热送,提高全流程热能利用率;在深化全流程制造周期管理方面,搭建物料维度的数字化管控体系,产品制造周期同比降低10小时;在深化产销协同方面,合理优化生产排程,加强资源管控,提升订单兑现率。首钢京唐牢牢坚守企业本质,创新突破、抢抓机遇,反复冲锋、不断突围,上半年实现经营生产“双过半”。以“经营体”打造为抓手,狠抓算账经营,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整体盈利能力,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完成计划。坚持技术创新引领,开发新产品90项,完成产品认证124项。高端领先产品产量超计划11.7%,战略产品产量超计划5.5%,均创历史最好水平。汽车板大力推进高效益产品增量,锌铝镁、铝硅、超高强钢等重点产品产量同比取得较大增幅;镀锡板0.12毫米极薄规格产品持续拓展,市场占有率稳步增加;海上风电钢、管线钢产量创历史新高,在打造首钢第四大战略产品上迈出坚实步伐。上半年,首钢矿业营业收入、利润、精矿粉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预算进度。露天采矿坚定不移高打总量,最大限度延长露天服务年限;地采生产全面落实资源保供工作方案,确保生产与扩建工程投产顺稳衔接;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升供需两端“全天候”发运能力,建材产品产销分别超计划83万吨、67.53万吨。首钢国际锚定全年重点任务不放松,以更加积极有为的态度破难题、强协同,努力克服各种困难,抓好各项工作,企业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。矿产板块统筹协调产运销,合理调配资源,切实保障基地资源稳定供应;钢贸板块不断拓展出口渠道,钢材出口实现量质双升;海外工程拓展计划初见成效,出口签约大幅提升;服务产业打造一流服务品牌,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。
作为首钢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中心与研发推广中心,技术研究院坚持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,持续优化产品结构,高端领先、战略产品、EVI供货量、首发新产品等刚性指标均实现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,汽车板、电工钢、镀锡镀铬板保持较好盈利水平。中厚板打造第四大战略产品取得显著成效,能源用钢、桥梁钢、船板海工钢等产品在不利市场形势下实现效益提升。聚焦“四个制造”,自主开发“基于大模型的精整工序智能排产决策系统”,机组分配准确率在99.2%以上,排程规则符合率达100%;在首钢股份开展铁前提效降耗关键技术研究,实施高比例球团冶炼等技术;在首钢京唐首次实现高锰钢冶炼,产品表面质量良好;首次实现55%以上废钢比9炉连浇试验,突破国内大废钢比连浇炉数、行业废钢比例的最高纪录。
上半年,通钢公司、首钢水钢、首钢长钢、首钢贵钢坚持以对标挖潜为抓手努力提升生产经营质量,不断增强经营韧性。通钢公司铁钢材全面超产,多个指标破纪录。焦化事业部M10、冶金焦率等指标均取得优异成绩;炼铁事业部6月份平均日产破双高炉日产纪录,降本增效成果显著;炼钢事业部钢产量超额完成计划,冶炼电耗指标大幅降低;通钢国贸持续提升跑赢市场能力,为完成“双过半”目标注入强劲动力。首钢水钢围绕“四个极致”持续发力,不断推进工艺技术、设备、能源、采购、物流精细化降本,提升经营管理和协同创效水平。3月份铁成本、钢轧加工费、燃料比、销售跑赢长材指数等指标,均达到2024年以来最好水平。首钢长钢锚定年度经营任务,推动全系统持续进步,6项指标10余次创历史最好水平。科学组织生产,实现了高炉稳定恢复;大力推进“双百工程”,不断缩小铁成本、钢材单利与行业差距;强化资金、库存管控,确保资金安全和高效利用;持续深化对标,将补短板、强弱项转化为“四个极致”的成效。首钢贵钢强化生产组织,大幅提升全流程管控与工序衔接,灵活调整产品结构,合金炉、退火炉等工序产能高效释放,增加高附加值、高效品种钢比例,提升整体效益。
首钢园区,职工期盼,社会关注,世界瞩目,正创造着更多的惊喜与活力。今年以来,首钢园区围绕打造一“高地”一“支点”,紧抓“两园一河”联动发展和服贸会“一会一址”机遇,强化规划统筹、产业协同、职住商平衡,着力提升招商去化和服务入园企业两种核心能力,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,聚力打造更高国际水准的城市复兴新地标。
加快创建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,聚力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钢高地。加快构建包括科幻、元宇宙、游戏、电竞、虚拟现实等在内的数字空间产业矩阵。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落地首钢园,联合第三方智库,形成创新试验区战略规划及政策建议;引入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落地首钢园,可年产出超百万条多模态高价值真实数据;引进高校技术商业化平台,增强前期项目孵化力量,助力主导产业全产业链条打造。升级企业服务体系,激活产业协同动能。产业服务领域“一站式”线上服务平台落地,发布2025“产业跃升计划”,整合首钢内外资源构建全周期培育体系,开启首钢园重点企业服务试点,触达企业超200家次,启动“企业服务咨询日”品牌服务。推动首钢体系与园区企业深度合作,促成10余家企业业务对接,落地聚英电子与首钢技术研究院课题合作,推进医疗、机器人等领域技术协同。
紧抓“两园一河”联动发展重要机遇,聚力打造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首钢支点。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启动区项目建设,首钢滑雪大跳台本体变身群众性户外体育综合运动空间,心跳塔项目自试运营以来,累计接待1万余人次。冷却塔改造为NBA咪咕篮球公园,已举办2025年全国啦啦操联赛(北京站)等活动10余场,成为“网红篮球场”;首钢滑雪大跳台南广场乐酷公园试运营。充分发挥工业遗存特色优势,打造集“会展+科技+文旅”于一体的综合性会展平台,举办中国科幻大会、北京精酿啤酒节等百人以上活动百余场。丰富园区特色消费业态,园区商户近120家,策划举办“端午游园会”等系列文化市集,提升园区消费热度与游客体验。上半年,入园客流达665万余人次,同比增长17%,带动园区消费约2.6亿元,同比增长8%。
强化招商工作,加快优质产业资源导入,截至6月底,新增签约面积同比增长124%,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的75.2%。完成北区27家商铺销售数据实时采集、汇总、分析,数智化提升园区服务能力。
精心组织服贸会5.0项目实施,高标准、严要求,高水平做好服务保障各项工作,打响首钢服务品牌。组织开展2026年会展小镇规划设计工作,积极推进《首钢园服贸会核心区改造方案》优化完善等工作,确保服贸会圆满举办。
北京园区开发运营管理平台持续优化升级,服务保障能力稳步增强。首钢园服坚持高标准、高质量做好园区重要活动服务保障工作,建立了消防、能源、餐饮等保障体系,强化了设备设施的网格化管理,推出“管家式服务”,优化园区交通系统。推进“首钢服务”主品牌与辅品牌矩阵建设,打造“首钢味道”和“一九一九”等特色品牌。通过文创与旅游活动联动,推出“福包”等促销活动。壹玖宴餐厅获得“四星”中国生态餐厅称号,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。园区管理部以“提质增效、转型改革”为抓手,确保园区安全稳定运行为根本,积极开展“一引领两融合·做表率当先锋”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,有序推进各项工作,较好地完成了降费增效、转型提效等指标任务。首钢特钢紧密围绕年度目标,狠抓关键节点落实,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高效执行,园区开发取得关键进展。
年初集团“两会”对新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,要坚持聚焦发展,强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,提升风险管控能力,形成更可持续的收入结构,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好成绩。今年上半年,股权投资管理平台坚持“保生存、促转型、谋发展”工作方针,以“一引领两融合·做表率当先锋”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,落实“八个注重”经营方针,对准基层一线、重点项目,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,通过多层级、大密度的协同调度,深入开展增收节支和扎实推进“两金双控”等措施,完成了集团下达的“双过半”任务。首钢工程创新模式,联合首钢建设探索协同机制,积累大型总包项目经验;绿色制造打造行业标杆,助力建设全球低碳冶炼示范产线;技术赋能拓展环保版图,依托核心技术,为攀枝花白马球团超低排放项目提供全流程环保达标方案;战略合作拓展增长空间,与四川德胜深化合作整合资源开拓市场。首钢实业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超额完成预算进度,与去年同期相比,分别提高1.59%和0.75%。围绕业务开展交流,拓展社会服务市场,完成新签项目17个,签约额6292.51万元。首自信公司在管理模式创新、科研开发、市场拓展以及重点工程建设中取得新突破,销售收入、利润、新签合同额等主要指标均超计划完成任务。上半年,外部合同额同比增长108%;项目中标率76%,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。
着力提升竞争实力,在拓展新产业发展空间上取得明显成效。上半年,首钢环境实现营业收入、利润超预算进度计划。在项目建设方面,全力推动北京市重点工程——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,提前三个月实现建成投运。自3月16日第一车厨余垃圾卸料入仓,截至6月底,已累计处理3431吨。持续推进余杭建筑垃圾处理运营、青岛特钢烧结机一氧化碳治理等项目,积极抢抓“双碳”战略机遇,开拓市场,扩大产业规模。首钢矿投营业收入、利润、在京科技服务收入全面完成“双过半”任务。辽宁硼铁上线信息化二期,以智慧矿山系统实现生产经营全流程管控,劳产率较去年提高14.5个百分点。研发生产氮化硼新产品获评中国国新ESG评价AA级。首旺煤业上半年原煤劳产率提升41.88%,利润超上年水平10.78%。西沟煤炭工程建设有序推进。首钢地产上半年销售收入、利润实现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。在强化资金管理、改善资产质量、极低成本管理、持续对标提升等方面下“苦”功、下“细”功,把生存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。设备处用地完成收储入市;推进产品线迭代更新,形成首钢地产“好房子”的初步画像。
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,积极助力集团产业发展,不断提高资本运作质效。首钢基金在发挥内部投行作用、提高空间载体运营质量、助力产业发展等方面进展顺利。上半年实现收入占年度指标93%,利润总额完成年度指标83%,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指标要求。在持续推动产业精准投资方面,科幻基金向云鲸智能项目出资7000万元,招引其子公司入驻融石广场;副中心基金持续在母基金领域布局,扩大产业覆盖范围。找钢网于2025年3月10日港股上市发行。在园区项目精益运营持续提升方面,顺利推进国家开放大学销售交付;冬奥广场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,引入中科闻歌、因时科技等代表性企业,举办“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融资路演”“机器人相关数据标准编研启动会”等一系列产业活动,助力项目招商和入园企业发展。作为集团产融结合板块的主力军,首钢财务公司创新金融服务,推动数智赋能,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均实现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。聚焦打造司库型财务公司,凭证自动生成率稳步提升;创新金融服务,为成员单位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;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管理,提升集团跨境资金运作能力;创新推出“绿色转型类”“科技赋能类”“纾困保障类”3大类、共计14款专项信贷产品;通过转再贴现,累计盘活票据资金120亿元。首惠产融正式贯通产业链全链条金融服务。京票规模再创新高,京票开立规模和融资规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.8亿元和7.1亿元。新增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0余家,平台企业总数达到4850家。应用场景拓展至首钢生态链圈:“京票E信”成功上线,园区企业乐万家开出首张面额600万元的京票E信。“绿租宝”为贵钢模具钢产线节能改造项目提供高效融资租赁服务。“订单通”业务开启服务下游客户新模式,成功向北京首钢机电迁安电气分公司发放融资1000万元。
盛达优配app-股票配资客服-配资优秀炒股配资门户-重庆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