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急急!砸了上百亿,俄罗斯国产大飞机咋还没影?“难产”背后全是辛酸泪!
今天咱们聊聊俄罗斯的航空业。“飞机国产化替代”大计划,要摆脱依赖,让自家的飞机翱翔蓝天,尤其是明星项目MC-21和SJ-100,原本都计划着2024年要闪亮登场,交给航空公司了。
到了今天,这俩“争气机”的交付时间表,不得不整体“鸽”了。这背后到底发生了啥?难道是“战斗民族”点错了科技树?
2022年那场风波以来,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(UAC)是铁了心要把宝押在国产飞机上。
最近还有新闻,说给MC-21造的新机身部件都亮相了,听起来挺像回事儿。工贸部长也出来打气,说有十几架MC-21和二十架SJ-100都在总装线上了。
这些飞机造好了也不能马上飞,得在仓库里“静养”至少一年!它们身上那些等着换成“纯国产”的心脏、大脑、神经系统还没拿到“准生证”。
展开剩余80%先说说这位“小老弟”SJ-100。这家伙的国产化之路,简直是一波三折。
计划是2025年底前,把所有认证测试跑完,拿到合格证,然后就能交货啦。听起来是不是还有盼头?
目前,测试进度条才走了大概20%。为了加速,还得再造两架专门用来测试的飞机。
本来SJ-100用的是俄罗斯和法国合作的发动机(SaM146)。后来形势变了,美国不让用含美国零件的东西,俄罗斯就想着干脆全换国产吧,还能卖给其他受限制的国家。于是,国产发动机PD-8临危受命。
“换心”后遗症:这PD-8发动机吧,虽然设计上说能无缝替换,但毕竟是新东西,测试中发现问题,不得不回炉重造,重新设计!这一折腾,直接把SJ-100的交付计划拖后了整整两年!心疼不?
装上国产PD-8发动机的原型机,今年3月才刚完成首飞,还得再飞个50来次验证性能。另一架“全身纯国产”的测试机,也才刚准备加入测试队伍。所以,真正能交付的量产版(还是用老发动机的型号),得等到2026年2月才开始。唉,这进度,真是替他们捏把汗。
被寄予厚望的“老大哥”MC-21。这位更是重量级选手,对标的是波音737和空客A320。
据说完全国产化的MC-21,今年夏天(6月底7月初)就能首飞了。听起来比SJ-100快点?
坏消息…原定今年9月的交付?悬了!连最大的客户——俄罗斯航空集团(Aeroflot)都放话了,估计最早也得等到2026年才能拿到飞机。
为了国产化,MC-21换上了自家产的复合材料机翼。结果…超重了!飞机胖了,直接后果就是飞不远了,原本设计的6000公里航程可能要打折扣。这让指望着用它替换老旧波音空客的航空公司们怎么想?能不急吗?
没办法,政府已经批准研发一款“缩短版”的MC-21-200,希望能解决航程问题。但这又得花时间设计,计划年底才完成。
图-214这位算是“老将出马”,本来想作为MC-21国产化版本服役前的过渡。但问题是,这位老将虽然服役多年,身上一些零件还是西方的,也得换!而且,生产线老化,产能严重不足。去年说好一年造几架,结果Rostec(UAC的母公司)自己承认,今年只能交付2架,连原计划的一半都不到。这效率……
伊尔-114-300这是款涡桨飞机,目标是替换掉更老的苏联时代飞机。本来2020年就首飞了,结果因为同款发动机用在另一架军用运输机上,那飞机不幸坠毁,导致它的测试也被迫暂停了很久(直到今年3月才恢复)。虽然现在重启测试,计划明年交付,但这中间耽误的时间,谁也补不回来啊。
西方飞机和零件进不来后,俄罗斯各家航空公司和租赁公司,给UAC下超过680架飞机的订单!MC-21要277架,SJ-100要252架…
真正签了正式合同确认的,主要是带头大哥俄罗斯航空集团,而且数量也相对“保守”(34架SJ-100,18架MC-21,11架图-214)。
俄罗斯政府给UAC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生产超过1000架飞机。看看上面那些“难产”的故事,你觉得这个目标现实吗?
连俄罗斯副总理都出来说了,等SJ-100和MC-21拿到认证后,生产计划可能要重新修订了。潜台词就是:目标可能要“缩水”了。Rostec的老总也比较实在,说其实到2030年,俄罗斯航司大概只需要200架新飞机来替换旧的外国飞机就够了。
俄罗斯这飞机国产化的路,道阻且长,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。技术难关要攻克,供应链要重建,生产效率要提升… 每一步都像是负重前行。
看着这些飞机在总装线上等待“准生证”,看着工程师们为了一个个零件绞尽脑汁,看着航空公司们望眼欲穿… 真有点替他们揪心。
你觉得俄罗斯的国产大飞机,最终能克服重重困难,顺利“上天”并挑起大梁吗?这“战斗民族”的航空梦,究竟何时才能照进现实?
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,咱们一起聊聊!
发布于:安徽省盛达优配app-股票配资客服-配资优秀炒股配资门户-重庆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